方广古籍网移动版


古籍下载 > 堪舆风水

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
资料名称: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
资料作者: 黄文荣
资料格式: .pdf
页数/集数: 148页
资料大小: 3.32 MB
上 传 者: 南华大学
下载消耗: 5 金币
下载地址:
  • 百度云盘
  • 提 取 码: 4vmn
        ☉本站资源大部分是通过百度网盘下载(部分百度网盘无法分享的资源提供本地下载),充值下载本站资料前,请安装并确认你会使用百度网盘。
        ☉如有发现链接失效或是密码错误的情况可联系管理员微信号:wszy165说明,经查实会立即修正。下载不成功可以在修正后重新下载,不会重复扣金币,请放心使用。
        ☉没有电子版的可点链接获取实体书。
      近代学术界对於我国传统生死学与风水学的论着--晋朝时出版的郭璞《葬书》的研究并不多,而特别从生与死互动理论之角度切入来做研究的,迄今并未发现,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可以算是首创。
      本论文的研究采取文献探讨、理论佐证的方法,以郭璞《葬书》文本的理解为经,後人对郭璞《葬书》文本的注解及当代相关研究的思想根源之探究为纬,从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理论之角度切入,先从先秦的哲学思想谈起,再论及两汉、魏晋及现代的哲学思想,析理出与郭璞《葬书》有关理论的来龙去脉,以逐步掌握其受到历代各种理论思想的影响程度,并深入探讨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理论在古往今来中,对现代生死学、生死观、丧葬观造成哪些影响?
      兹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:
        就整体而言,「气化宇宙论」确立了郭璞《葬书》的主要思想,而其核心概念源自於阴阳二气,「感应哲学」则成为中心思维,「气化宇宙论」与「感应哲学」共同建构了郭璞《葬书》的经纬。
      「葬者,乘生气也。」是郭璞《葬书》中的创新论点,书中一再强调:觅得「吉穴」的重要性,从研究中发现:「葬者,乘生气也。」有其极严苛的必备条件,虽然郭璞《葬书》一再强调「人受体於父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廕」的血统关系之重要性,可是从研究中发现「气感」的对象及介质并不是绝对的,而且「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」并非全然是相应式的感应,而且其感应的对象与强弱,是有个别差异的。
      古今中外对於葬礼的重视,充分表示人类有共同的文明,然而认为死去的人和地中的「吉穴」能产生感应作用,得以「葬乘生气,以廕子孙」,也只有中国郭璞《葬书》才有这种论点,西方则没有。
      本研究受限於相关研究的严重缺乏,以及有关风水理论以古文陈述居多,而且时空相差了一千七百年,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揣摩、研究,碰到的瓶颈,幸赖指导教授的指点而得以突破。因为这是传统中国生死学研究,而且又针对生与死互动理论做深入探讨,与中、西方现代生死学的理论有大同小异及互通之处,很值得有志於研究生死学的人来探讨。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大家对生死教育的关注,并能审慎思考「葬者,乘生气也。」
      在二十一世纪的走向,希冀「慎终追远」能够继续发扬光大。
   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   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   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   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    郭璞《葬书》中生与死互动论的研究 黄文荣
      [登陆] [注册] [充值]